山东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山东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微信扫一扫
山东自考网在线咨询电话
【热点】 山东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果戈理

整理编辑: 山东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8:28

阅读量:

一、创作特征
1.  生活真实的典型性。
2.  讽刺手法的普遍运用。
3.  语言的个性化。
二、《钦差大臣》
1.  思想意义:通过假冒“钦差大臣”在俄国一小镇的可笑经历,讽刺了俄国官僚阶级的腐败堕落,揭示了市民和官僚集团之间的冲突。
2.  赫列斯达科夫的形象:是个花花公子,生活中的目的就是寻欢作乐。善于吹牛,撒谎。这个形象已经成为庸俗无聊、精神空虚、浅溥无知的代名词。
三、《死魂灵》
1.  主题
通过对一系列农奴主形象的描绘,揭示了专制农奴制不可避免地崩溃的历史趋势。并对刚刚走上俄国历史舞台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掠夺性和金钱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2.  人物形象
l         泼留希金:猥琐贪婪、吝啬到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
l         乞乞可夫: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冷酷、贪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3.  艺术成就
l         含泪的讽刺。小说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揭露和讽刺了笔下人物,同时又从寄希望于理想地主的主张出发,对他们的无聊和堕落,表示同情和哀婉,字里行间饱含着“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
l         人物形象的典型化。
l         抒情手法的广泛运用。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历史类  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果戈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k.sd.cn

本文地址:http://www.zk.sd.cn/zl_lsl/8436.html

小编提示: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山东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流程准考证打印方法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填写下方信息,立即领取山东自考《备考方案》!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上一篇: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马哈福兹

下一篇: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陀斯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