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山东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微信扫一扫
山东自考网在线咨询电话
【热点】 山东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自考知识产权法考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

整理编辑: 山东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9:27

阅读量: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
  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如下特点:
  (1)集体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一个特定群体经不间断模仿而实现的;
  (2)长期性,本身经历了较长的创作期;
  (3)变异性。因其由创作群体不断模仿而实现的,本身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4)继承性。虽不断变化,但又有一系列稳定性因素,代代相传。
  3、就“集体性”而言,与一般作品“作者”概念显著不同;
  就“继承性”而言,缺乏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独创性”;
  从“长期性”看,又有进入公有领域之嫌。
  所以国际上一般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称为“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以区别于普通作品。
  二、国际保护民间文学形式的法律制度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其起始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保护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从而提出扩展著作权客体的要求。
  2、《伯尔尼公约》1971年修订本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不知作者的作品”的一种特例处理。
  3、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关于“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现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例》
  三、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1、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对象从著作权法上的 “作品”扩大到不具备作品条件的“表达形式”。
  2、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界定为国家。
  3、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及表达形式的收集者、整理者和传播者的权利,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小编提示: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山东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流程准考证打印方法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填写下方信息,立即领取山东自考《备考方案》!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上一篇:自考劳动法考点: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下一篇:自考劳动法考点: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