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 
A.自然世界的奥秘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客观世界的规律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3.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语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4.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  ) 
A.以文为本 
B.修改前的初稿 
C.成为书本的文字 
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5.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  ) 
A.结构 
B.声音美 
C.格律 
D.押韵 
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  )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  )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3.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14.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 
A.情调 
B.气势 
C.氛围 
D.韵味
15.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 
A.独特的言语形式 
B.作家的创作个性 
C.内容与形式 
D.读者感受
16.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
17.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1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姚斯 
D.理查兹 
1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叙述标记的作用有(  ) 
A.提示写作意图 
B.显现人物形象特征 
C.加快叙述节奏 
D.变换叙述视角 
E.显现叙述者声音
22.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  ) 
A.主体对客体 
B.送信者对受信者 
C.助手对敌手 
D.英雄对假英雄 
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
23.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 
A.诚挚性原则 
B.典型性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独特性原则 
E.感染性原则 
24.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 
A.意象 
B.典型 
C.隐喻 
D.典故 
E.悖论
25.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 
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 
D.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E.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再现与表现 
27.艺术传达 
28.文学消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 
30.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它有哪些特性? 
31.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32.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韵律? 
33.如何理解"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35.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36.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文学类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文学概论(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k.sd.cn)
⊙小编提示: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山东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流程、准考证打印方法、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