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导读】参加自考的同学们都知道,自考相较于其他学历提升方式难度较大,只有准备充足,才能顺利通过考试。今天,书小途给大家整理了七条复习思路、备考技巧,快点跟山东自考网邓老师一起来看看~
一、想尽快通过考试怎么搭配报考科目?
想最快通过考试,首先要学会搭配科目。
第一次报考:
建议优先公共课,比如本科的马克思、近代史,专科的思修、毛概,这几个科目难度低、通过率较高。
第二次报考:
可以考虑专业课和本科的学位课(有的专业没有),选择报考3门基础+1门学位课,或者可以挑战一下2门学位+2门基础课。
第三次报考:
可以选择2学位+2基础,第四次报考剩下的课程。全部通过的情况下,最快四个考期就可以拿到证书。
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不要想着裸考或缺考,制定好计划,以自己要全科过为目标去做事,注意力能更集中,会得到更棒的结果。
●不要自欺欺人,想考过就有效看书,笔记做的很整齐漂亮、知识点五颜六色的,结果都没记进脑子也没用,想想考59分有怄气,你就把知识点背下来了。
●考一次试,来回住宿费、交通费、考试费都是钱,告诉自己要么闷头苦学一次考过,要么就浪费了大笔钱和时间。
●看看同龄高学历的同事、同学、亲戚,想想自己的处境有多难,一旦知难就会更卖力学历,努力追赶别人步伐了。
每当学不下去、emo时,就看看这些“暗示”,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三、精读课本大纲
梳理知识点
不少同学会吐槽书本内容太多,全是知识点,从哪里看起啊?
读懂你书本的目录提纲,老师出题也会挑重点去出。这边看两页,那边翻几页,这样的复习没有用。
考前复习,最忌讳毫无目的的去看书。毕竟这个时候去死磕教材的,死记硬背已经来不及了。记住,从大量散落的知识点中跳出来,不要纠结于某个点,重点去想整体。拿一张纸,把整本书的大致纲领默写出来,把知识点梳理好。
这一点后面拿分时很重要,不然知识点容易记混,答题的时候张冠李戴写错地方,白记了。
四、分配好得分点,不要一把抓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参加考试,是为了什么?
我们是要通过,考到60分以上(部分科目需要65分)。60分的及格线,你不需要把所有知识点都吃透,我们重点拿分就好。
考试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要合理分配自己的得分点。
自考题型
①选择题,大概30分左右。这是保障及格分数的基础,也是最好拿的分数。书里的知识记个大概就能拿分,答题时不确定的用排除法,最后从可能的里面选一个;
②名词解释题,尽可能按照书里原话写;
③简答题,10分左右。对于考察的知识点,按照1.2.3.4的书写形式进行书写,可以只写重点,言简意赅;
④论述题,重点题,一般每一道题都在7-15分。
一定要记住,把考到的知识点都要写上,不要嫌多。
大概了解分数分配之后,简单的、好拿分的题选择判断题不能放过。凡是要大范围写字的,哪怕多花点时间,一定要把字写好看了,至少写工整。
五、把握好时间,落实到表格分配
参加自考的基本都是在职状态,大家基本每天都有工作和杂事,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如何把握好自考前的黄金时间呢?
可以制定一份精确到分的时间计划表。以分钟计算时间的人,比以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60倍。
●时间计划表
①制定分配最近几天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固定的大块学习时间用来学习,什么时候复习什么课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章节等等具体到分钟;
②知道自己的最高效记忆时间,可能是早上,或者晚上、凌晨熬夜等,安排着重记忆的重点;
③不同科目交叉复习,不要长时间只看一本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④劳逸结合,适当加入休息时间。
制定的时间计划,一定具备可实现性,不能排太满,但确定之后要严格遵守,就这几天关键时间,千万不要分心了。
学得好不好,还要靠做题来检测,复习之后的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做完题后仔细看答案里的解析,错题重点记忆。
六、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习惯
●每个人记忆习惯不一样、接收知识速度有快有慢,不用和别人比复习进度,一比就慌了影响节奏,得不偿失。
●如果你背得快忘性大,适合考前冲刺,那就一定做好学习计划,才能高效“临时抱佛脚”,别到最后抱佛脚结果被佛踢了一脚。
以上便是山东自考网为同学们带来的关于自考的相关内容,如果同学们有其他自考方面不懂的问题,可以关注山东自考网了解相关内容,或联系山东自考网邓老师进行咨询。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报名须知 自考经验|山东自考备考经验分享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k.sd.cn)
⊙小编提示: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山东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流程、准考证打印方法、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山东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