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一、名词解释 1、《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
一、名词解释 1、吴歌:指《乐府诗集o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 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 (1)遵命文学(1917-1923)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 (1)遵命文学(1917-1923)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
(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 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 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 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 (1)家庭与童年(1881-1898) 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
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
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理论及文学译著 :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 外...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在中文专科课程里,古代汉语是公认比较难的一门。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古代汉语比较生疏的缘故,首先是满纸的繁体字,令人气闷;其次,即便字字都认识,古汉语的语法规则现现代汉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