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山东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微信扫一扫
山东自考网在线咨询电话
【热点】 山东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孟郊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孟郊

1.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2.作品内容①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构思奇特。 ②多表现凄凉寒苦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 ③也有古朴平易的...

2020-10-22

213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张籍和王建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张籍和王建

1.张籍(约765830),字文昌,祖居苏州,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中唐时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 诗歌内容: ①乐府诗:题材广泛,多为俗人俗事,但能由诗见出社会的缩影,如...

2020-10-22

193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元和体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元和体

1.诗歌体裁: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2.艺术特点:语言浅白,格调轻快。 3.影响:...

2020-10-22

230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白居易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白居易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2.作品①讽喻诗:自己最为...

2020-10-22

185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顾况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顾况

1.顾况(727?820?),字逋翁,苏州人。 2.作品特色①主要体裁古诗、乐府。 ②格调通俗明快,通俗坦易,纵横不羁。 ③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怪奇的比喻,而且充满狂放之气。 ...

2020-10-22

199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神话的精神特征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神话的精神特征

神话的精神特征/主要特征 1.主题:中国古代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 2.英雄气概: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浓烈情感:神话中浓烈的情感,塑造鲜...

2020-10-22

96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十才子齐名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十才子齐名

1.人物: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诗风清雅闲淡。 2.原因:这十个人诗风和创作倾向相似,且都活跃在大...

2020-10-22

210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北朝赋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北朝赋

1.北朝赋最可注意的是由南入北作家的赋作,取南朝赋精工鲜丽之长,摒其绮靡柔弱之短,取北朝赋高亢悲凉之长,去其质朴无文之短,成就了像庾信这样的赋作大家,也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

2020-10-22

122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洛阳伽蓝记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洛阳伽蓝记

1.杨衒之,生卒年不详。据《洛阳伽蓝记》自述曾于北魏永安中为奉朝请,后为抚军司马,期城郡守,秘书监等职。 2.《洛阳伽蓝记》5卷,描述洛阳城内外五个区域40个大的佛寺建筑。其内容有...

2020-10-22

190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郦道元及其《水经注》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郦道元及其《水经注》

1.郦道元,字善长(约446或472-527),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2.《水经》是一部记述水道的古书,据清人纪昀的考证,为三国时人作。郦道元《水经注》为《水经》注释,而成为...

2020-10-22

185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南朝时期

2019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南朝时期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1.从文字上看,汉语的单字单音宜于从声形方面形成均衡相侔。汉语词性灵活,亦容易配成对偶。 2.再看用典。用典亦称用事、隶事。其本来作用...

2020-10-22

133

  • 首页
  • 38
  • 39
  • 40
  • 末页
  • 89971